生鮮電商在資本市場遇冷一年之後,又卷土重來。近日,生鮮電商易果生鮮獲得阿裡3億美元的D輪融資,這也是阿裡和天貓對易果的第四次投資,足見阿裡對生鮮業務的志在必得,而易果無疑是阿裡在生鮮版圖裡最為重要的一塊佈局。易果生鮮CEO張曄表示,生鮮電商的門檻已很高,船票已派發完畢,新零售時代,生鮮將由競爭轉向賦能。
易果與貓超將深度融合
易果方面表示,此次D輪融資的3億美元,易果將主要用於加強對安鮮達的投入,把安鮮達在主要城市的配送能力復制到全國更廣大區域。包括在生鮮產地源頭鋪建產地倉,把冷鏈物流和安全質檢的能力帶到農村,促進農產品源頭的標準化,實現“原產地新鮮直供”等。預計到2020年,安鮮達計劃佈局的產地倉將達到56個。
據悉,未來安鮮達除瞭承擔天貓超市生鮮區的生鮮配送,還將為“喵鮮生”及天貓超市上其他生鮮賣傢提供生鮮配送服務。易果在生鮮供應鏈上的優勢也將進一步與貓超生鮮區協同。
張曄認為,這輪融資後,易果生鮮將進一步融入天貓生態圈,更加快速的將安鮮達和供應鏈發展壯大,建成一套為“中國生鮮行業而生”的復合式物流供應鏈體系,同時雙方在業務端的資源整合將加快這一體系建設的效率。
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表示,在天貓和易果生鮮的共同努力下,雙方在生鮮領域供應鏈能力上得到大幅提升,一方面,來自美國、阿根廷、挪威等147個國傢的食材齊聚天貓;另一方面,盱眙小龍蝦、山東美早大櫻桃、巴楚留香瓜等特色產品也通過天貓賣到全國。隨著易果與天貓的融合,安鮮達將為天貓平臺上的生鮮商戶提供更優質的冷鏈物流服務。
消息人士透露,未來易果和安鮮達的生鮮能力將逐漸融入阿裡正在搭建的兩張網——全球和農村,在阿裡的這兩張網裡,所有的旗艦店、合作夥伴、貓超都能分享到易果提供的生鮮能力。今年7月,易果通過貓超生鮮區一天之內賣掉瞭12萬份西域蜜柚以及數量相當可觀的三門峽特色農產品,這正是易果與阿裡村淘項目對接的結果。而在“全球”這張網絡裡,易果和阿裡也正就部分生鮮商品的海外直采和聯采展開商討。
資本大咖湧入生鮮電商
生鮮電商一度被稱為電子商務領域的最後一片藍海,前景一片向好。2012年至2015年間,生鮮電商融資事件開始增多,至2015年達到頂峰。
但是這麼大的“蛋糕”真的容易吃到嗎?
統計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傢生鮮電商企業中,隻有1%實現瞭盈利,7%巨虧,88%略虧,4%持平。2016年,生鮮電商迎來資本寒冬,隻有少數生鮮電商獲得融資,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梳理的2016-2017年度生鮮電商“死亡”名單顯示,國內共有14傢生鮮電商倒閉。
許鮮網、鮮品會、菜管傢、美味七七……一年之內,十幾傢生鮮電商倒閉給行業蒙上瞭陰影。隨著“死亡”名單的增多,外界對生鮮電商模式的質疑聲,此起彼伏。
張曄認為,問題出在“生鮮”上,而非“電商”上,生鮮行業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生鮮上遊的標準化、品牌化,離消費者預期還有很大距離,冷鏈配送的配套等方面與其他領域比,也存在短板效應,這也是易果未來集中精力要去推進和努力的地方。
生鮮電商燒錢難盈利,競爭激烈面臨洗牌。不過,至2017年,卻有更多的資本大咖繼續湧入這一市場。據不完全數據顯示,2017年1-8月,生鮮電商領域共有6起融資,總融資額接近30億人民幣。其中,最引人關註的是每日優鮮拿到的1億美元中,騰訊也赫然在列。
除此之外,美團、圓通等行業巨頭也於近日先後跨界搭建生鮮平臺。
時至今日,生鮮電商已不再是小玩傢的遊戲,目前幾傢頭部生鮮電商的背後都閃現著大咖的身影:京東生鮮自不必說,它同時還站在天天果園的身後;易果生鮮背後除瞭天貓還有蘇寧;而每日優鮮背後則是騰訊。
如今巨頭林立的生鮮電商市場,跟過去有什麼不同嗎?“其實這一波生鮮電商跟之前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分析指出,主要就是生鮮供應鏈跟流量兩個問題的成本投入太大,所以沒有巨頭持續的投入是很難做的。比如,易果僅在供應鏈就投瞭8億美元。“這個投資體量的規模除瞭阿裡、京東,其他人都很難做好。”
供應鏈為王的時代來臨
生鮮冷鏈和供應鏈建設成本高,主要原因是生鮮“脆弱”。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高溫天氣,消費者對冷凍、冷藏商品的需求增加,為生鮮物流的運輸帶來瞭更多的挑戰。在常溫天氣下,一些冷凍的商品,需要在零下5℃甚至18℃的環境下運輸,而高溫天氣讓商品外包裝溫度上升很快,如果還是按照常規的包裝,冷凍產品就很容易化凍、流水。
正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的生鮮電商的都公開表示過要自建物流,自建供應鏈體系,但到現在真正形成規模的沒有幾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現在生鮮電商冷鏈物流一單2C的履約成本在30元到50元之間,每單產生的利潤根本無法覆蓋這個成本。
很明顯,如果沒有規模做支撐,生鮮電商新入者再談自建物流和冷鏈體系,就會被高昂的成本拖垮。這也是為什麼整個投資和資本市場明明知道生鮮電商空間很大,但是投入又非常的謹慎。獨立做生鮮B2C電商的時代已經過去瞭,於是,生鮮電商紛紛向物流巨頭們張開雙臂,發放“船票”。
巨頭紛紛進軍生鮮領域則與生鮮市場龐大的規模有關,艾瑞咨詢公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的整體交易額約900億元,比2015年的500億元增長瞭80%,預計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500億元。
在今後幾年,搭建瞭完整生鮮供應鏈體系的企業將在生鮮電商的爭奪中占優勢地位。張曄表示,現在國內生鮮行業的基礎還很薄弱,除瞭易果集團,尚沒有真正的專業機構去綜合性的投入生鮮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易果在2016年11月份召開C+輪融資發佈會時便表示,易果已經不是一傢純生鮮電商,而是一傢生鮮供應鏈公司。數據顯示,安鮮達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大城市有11個冷鏈物流基地。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四個城市可以當日達,全國其他200多個城市可以次日達。同時,安鮮達已經開始全面接入菜鳥物流體系。
推薦閱讀:
易境通跨境物流系統丨國外快遞“海關稅”該由誰付呢?
集運集貨系統SAAS服務平臺 易境通深受用戶好評